前几天,我们几个在微信群聊得比较好的设计师相聚在深圳。
我也在好友圈发了两条微信。
很多朋友说是否我们能分享一下这次聚会的内容。
其实我们就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一是设计师作品如何突破一对一的服务。
其二是设计师如何利用互联网。
其三关于一些经营设计公司的一些模式探讨,包括每间公司的期待及发展计划。
首先感谢深圳的DDS设计事务所迪生的全程安排及组织,也感谢深圳共向设计姜工的主题分享《积小成大》以及来自广州家语设计的heby,还有河南的君逸名宅赵依繁,湖南的瞳,东莞的郑燕武设计师......
其实,之前也参与过不少设计论坛或大师分享会。但是这次感觉,其实小范围的同频设计师交流分享会意义更重大。
为啥这样说呢?
因为首先大家都没啥压力,尽情地分享。虽然时间比较短,但信息量都足够大了。
如果加上自己好好消化及思考很多内容会让各自收获不少。
其实,今天这篇文章只是整理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收获。
在这次交流分享中,我留意到每间公司创始人对未来都有同样的预见。
其一是如何让设计价值能重复利用,比如说在设计项目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书柜或门等,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也花了很多精力,是否能把这系列的门或柜子推向市场呢?又该如何推呢?
这也是设计产品化思维。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很多设计大师已在走的一条路,比如说梁志天的家具设计及邱德光的产品系列......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条路是可以走的,但走起来会特别困难。
也许我说的困难不是对于他们而言,而是对于21设计本身而言。
为啥我这样思考?因为我不愿去走一条已有很多人在走的道路。
其实这条路很多人已在走,而且他们走着也不易,包括去年听邱德光说他家具品牌的发展过程的辛苦及感叹。
所以,我个人觉得,设计思维产品化这思路很好,但每间公司或每位设计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尝试去发展及考虑定位。
其实,换个思路来说,你可以在这个思维下考虑优化设计工作。
比如说知识点的归纳及分类。举个例子,很多好用的点子或者是设计方法是可以系统化的,这也是此点沟通的一些思考。
可当真正回归到设计生活中,有人去归纳知识点,系统设计知识体系又是不太容易的。
因为平常很多新项目的签订,又让很多设计师陷入忙碌的状态。于是很多想法又不能很好落地了。
所以,敢于拒绝客户及项目应该是一家设计公司突破的第一步,又是很重要的一点。
很庆幸的是,201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拒绝了很多不合适的客户及项目。
2016年更是设置了很多选择客户的条件,让客户的品质更符合我们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思考一下发展的方向和不被市场左右。
第二点,还是关于互联网如何与设计公司结合。
其实,只要记住一点,互联网只是工具,最重要的还是你公司的内在表现。
关于这方面,去年一年,我写了好多篇文章,我就不再阐述这些雷同的观点了。
今天要谈的是设计师对互联网的误解。
其实,对于很多有些能力的设计师而言,他们骨子里头是很瞧不起互联网的,很多人更是对一些利用互联网推广的设计公司嗤之以鼻。
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态度。
其实,任何一件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我们要端正对待它的态度,更要平衡它的使用。
如果过度夸大地利用互联网表现自己会让人觉得恶心;而一味拒绝,自我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那就是无知。
因为一间设计公司能多给人关注,会无形中引来很多资源、客户及机遇。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间设计公司自认为还不错,其实它的范围仅局限于它所在地而已。
如果说它(三到五年)能被二千多人了解到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如果每天都有一千多人关注一间设计公司的动态,那这家公司会多了十倍的机会及选择。
所以,别过分认为自己是设计师。
其实设计师必须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是文字表达也是一方面。
只有学会表达,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设计师。因为如果你不会表达,别人说啥,你也只会附和。
我还是建议设计师学会写写文章。其实,再初级的设计师,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必要。
不知不觉又写了一千多字。为了让文章简单轻松,先决定停笔至此。
最后,送上一段话:“别羡慕任何一位大师,因为你不晓得他背后的状况。也不要去模仿任何一间设计公司或设计师。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个体。”
其实,多点思考,你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及成为那位也让别人羡慕的设计师。其实这就是智慧。
智慧不仅仅是思考,更是敢于抬头寻找独特的自己,走出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正如这位西班牙建筑师Ricardo Bofill说的一样。
赞
0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