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句话可能会得罪很多很多从业者
对于“设计”这件事,家装公司真正能达到30%设计含量的算是奇迹了
(国内90%家装公司都在此范围,豪宅别墅除外,当然刚需简装可能两成都不到)
这里谈的“设计”可能更多针对纯设计公司
因为纯设计公司是靠设计吃饭(家装公司重点在施工中盈利)
设计这件事很奇怪
纯设计从业者会将设计这件事看得很低,甚至小到技术层面(美学研究也只是技巧,而技巧都是可以学习的)
真正谈论更多的却是功能分配、生活方式习惯研究、市场分析、人群分析、功能载体作用、人文关怀、功能业态等等
相反家装公司却将“设计这件事”抬得很高,甚至到艺术层面
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可能自身经历较复杂,近五年有幸参加了上海三个高端楼盘全部的设计咨询和管理工作,
接触了很多高端客户、高端楼盘设计以及高端物业和市场营销团队,因此对设计这件事的落地也算是略有了解
举个简单实例:样板房设计
楼盘定位:楼盘定价决定装修档次、周边楼盘装修标准、目标客户群身份喜好、楼盘亮点挖掘
(要么和周边楼盘不同、要么升级、或者有抓眼球的亮点)
怎样让设计为楼盘增值?设计除了解决需求,你还能刺激需求吗?设计怎样引导消费?
好的设计师绝对也是很好的市场分析顾问、生活专家顾问、时尚顾问等等
这些素质也是对一个成熟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当你能设身处地站在业主位置看问题时,你很自然融入到业主思想并能得到业主信任
再举个实例:会所设计
会所规模、会所位置、会所盈利模式 、会所主题
不同小区会所配置标准、级别差异性很大,老年活动中心、交友会所、高品味休闲、餐饮会所、红酒会所、盈利的非盈利的等等
主题性挖掘除了业主合作的咨询公司给你提供的菜单,更多需要你来整合和升级
同样是会所,这么多功能,怎样取舍也是大的问题,如果你设置的功能只是鸡肋,对于会所未来的运营都是一种资源浪费
会所部分功能未来是开放商准备自主经营还是局部做未来招商合作,都是需要考虑
同样是高尔夫球室或者健身房,游泳馆,如果在功能紧凑情况下,怎样做抉择分析。
功能分配怎样适合未来物业的管理、有没有场地做未来物业品牌宣传或者活动策划。
需要考虑因素很多,但这些不是一些设计技巧就能解决
未来任何行业都是一个跨界的行业,设计师除了本身固守的基本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公司的业务都很多。
这些都构成了自己丰富的生活,表面上看很多都是公益免费的,偶尔赚点零花钱,(当然真正养活我的还是我的主业工作)。
通过这种形式的表达,有机会认识更多朋友,得到支持、得到指正甚至谩骂、都是不错的财富,
大多人生活都是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人突然友善或恶意冒出来告诉你生活应该怎么过?
这或许就是自己追求的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每天在变,或许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不知不觉被行业淘汰了
因为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事情是你难以预料
当年开心网非常火的时候,谁都没预料到微博来了之后,就神奇消失了,而微信到来时,微博也渐渐淡出大家视野,支付宝颠覆了银行业,
这些变化都是近两三年的故事,这种变化太快,尤其伴随互联网,所以 没有几项才能,谁都很难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
象设计这种落地行业也不例外
再回到设计这件事
家装行业是我最担心的,生活中遇到很多很多从业者,尤其是新人
茫然的意外从事到这个行业、茫然的恪守着十年前的师徒口口相传习惯、茫然的守着家装这个一亩三分田、茫然的看着在这个行业被颠覆、茫然的守着三线、二线、一线装修标准红线不愿跨越、茫然的只会做三房一厅的设计
想想都很可怕,这是城市之间的两级对比吗?有时候感慨家装行业真得有这么封闭吗?
室内设计其实还有很多类别,范围很广的,家装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门类而已
谈一个再庸俗的话题——设计费
客观评论,很多从业者是无法撑起”设计费“这件事的,更多只能算是装修配合咨询服务
(当然业主很多也不需要具体的设计咨询,“设计师”在这个环节的身份更像是装修材料导购员~家装国情,大家都懂的)
当然一旦收取,自己就要真正考虑这件严肃的话题(不要跟钱过不去)
经常我们苛责很多所谓大牌公司凭什么收取几千/M2的,真得有这么大差距吗?作品出来也一样”摆烂“嘛
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肯定的是设计环节可能不够这个值,但产生的额外价值是足够的
举例说 梁志天(抱歉又要黑老东家了)
论单纯的设计价值,可能跟市面上800元/M2~1200元/M2的大同小异,可能还不一定有他们好,但为什么他们能收取2500元/M2这个高价?
相信房地产开发商不是傻子,否则怎么会骗取这么多人买房子,其实这类业主是最会算“性价比”的。
除了单纯的设计服务,还有其他系列增值服务如成熟的配合、品牌影响力、产品安全指数。这三项绝对秒杀任何一个屌丝设计企业
品牌影响力大家应该都知道,配合市场广告销售、同级别的品牌配合、
高端楼盘是有一些基准线的,产品线卫浴龙头洁具、橱柜电器一线品牌:耳濡目染的劳芬、杜拉维特、唯宝、当代、高仪、汉斯格雅、博德宝、布托付、希曼帝克、柏丽、劳斯、美勒、加德纳、
同样设计顾问公司,也是有这条产品配套线的,这些都是标配
产品安全指数也是重要一环,这也是业主最为关心的,出来的产品不能出现产品问题,安全系数一定要稳定,这也是为什么觉得大公司、大品牌产品安全问题,这个大家生活中经常也会碰到的问题,如果对一个产品不是特别了解情况下,选择一个大品牌绝对是没问题的。
成熟配合,这个是很多设计公司不大关注的,很多只是重视设计过程,却没有考虑配合的重要性,这种配合不仅仅只是设计阶段的天才创想,更多是体现在过程中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大多是单调乏味的,但怎样让他有序进行,确实大企业重要关注的。
对于“设计”,很多人第一时间字面上理解大部分是风格、装饰、时尚、美观、造型等等
这些观点大多是描述观感,很少谈及感受
这些年个人很喜欢通过体验去感受设计,因此这几年几乎将上海一些有代表性的酒店、商场、楼盘都参观过
当然不一定是消费,很多也只是单纯在现场感受而已,这类场所好处就是观赏是无偿的
印象最为深刻的,也是非常打动我的就是柏悦酒店、四季汇、国金汇、半岛酒店、连卡夫百货等等
这些项目很多甚至在官方照片都很平淡,但现场展现的力量绝对让你敬畏设计这件事
当然设计又是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
如果你让一个新人一开始关注世界,感悟生活又是不公平的
任何行业的起点都是解决物质再上升到精神
但偏偏室内设计行业在国际上又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客观评论,中国大地是没有门槛要求,国情你懂的)
基于这样的国情,所以很多同行都是赶鸭子上架需要具备多项“才能”
速成的后果肯定是畸形成长的,因此室内设计在中国演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
那就是销售为主导,设计为辅的行业特点,这点集中反映在家装行业
纯设计公司稍幸免于难,当然并不是没有,但诱惑稍小
一个成熟的室内设计师的积累实践是需要很长的,需要具备的素质也非常全面
当然行业又必须伴随业主的审美和对设计这件事的接受程度决定的
需求决定生产力,步子迈得太大也容易扯到蛋,
因此我们都能心安理得的安慰自己:业主审美差,凭什么要求我们?而且太”前卫“还不能适合这样的”土壤“
这种思想几乎在很多同行心理都是存在的
一句话问答:你是愿意被牵着走还是引导别人走?
确定主动权的砝码就是你对设计的要求
最近听到两个劲爆消息:小米雷军准备通过互联网模式进军家装行业、以万科为主导的开发商准备进军家装业
当然结果如何不做预测,但有些信号是已经发出,那就是很多行业未来都会抢占室内设计这个市场,更确切的是家装行业
所以如果每个人都沉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这些观点太过阴谋论,当然绝对是需要警惕
话题貌似又成功偏离了
对于设计这件事,你准备怎么办?凉拌还是被牵绊?
道心灵鸡汤——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道理俗套,但真得有人思考明天的危机感这件事吗?
做一个能坦然面对明天的人,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绝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经常喜欢做一些对未来的预测,这里也可以简单和大家分享下:
预测一:
随着房地产精装修房的全国普及推广,纯家装行业会倒闭一半以上
这个预测很危险,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做一些假设,如果全国都是精装修房,以装修为主导的家装公司业务肯定会减大半,想想中国有多少家装公司是需要靠施工赚取利润的?
当然个别人会说,精装修房很多会重新整改,但如果你统计大数据,统计比例会让你害怕的,尤其在北上广这些城市,可怕已经正在发生。
尤其精装修房的日益成熟,未来家装公司发挥的余地更小,最后可能很多只是配套一些软装采购服务,极有可能
业务量的骤减,直接导致这个行业优胜劣汰,最后想想你拿那些优势作为竞争力?
这个信号很危险,因为伴随互联网发展,”异地设计服务“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输的,有些人这个时候会跳起来说,设计服务必须面对面才能实现,尤其后期的各种材料、软装采购,我只能回答,你觉得马云不能帮大家解决采购问题吗?再说现在多少人都是本土采购的?当今最大便利就是资源全国共享(当然这条预测是在”预测一“成立基础上,施工环节减少),经常我们能看到二三线城市高端项目都被一线会境外港台设计公司包揽了,想想我们觉得”平民的项目“未来是不是也有这种危机感?怎样保护本土业务未来也是重要课题之一。你想好了应对被外地神秘力量殖民的挑战了吗?
预测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市场精细化、细分化。
这点行业其实已经正在发生了,举例施工环节:多少环节是直接在现场完成的?大部分是可以通过外包组装实现的,施工单位大多做完基础的隐蔽水电工程就几乎完工了,后面都是可以让各环节独立完成,甚至乳胶漆都有配套刷新服务,意想不到的太多,瓷砖单位甚至都有配套的厨房、卫生间设计~~
室内设计也是一样,这个涉及细分专业众多的行业,平面布局设计、概念设计、效果图制作、灯光设计、橱柜设计、卫生间设计、软装设计等等,更细分都任何可能,所以你想好你的核心竞争力了吗?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和你的好友一起学习哦!!
赞
0
评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