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坐落于宁波镇海区,规划用地面积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一个良好的大学室内设计的潜在好处关系到学生成功,教师满意,甚至品牌声誉。通过仔细研究,周到分析,以及对所有各种设计因素的仔细考虑,对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进行丰富而引人入胜的探索。
设计师在此次设计大学空间时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是确保他们有利于学习、创造力和协作。这些因素将在决定学生和教师如何参与空间以及室内设计项目的整体成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此次校园设计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受欢迎、功能齐全、有利于学习和社区建设的空间。
深入考虑功能性、舒适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是此次设计的重点。
01
FUNCTION
功能性
-
设计参考城市学科的诸多理论,充分重视“多样性是城市生活天性”的理念,放弃使用单一机械的形式法则或功能主义立场规划空间,尝试从场景体验、集体记忆、事件培养、原型对话等方面建立多重营造线索,并创造线索间的交叉以期产生积极意义的空间生发。在营造多重线索下样态丰富性的同时,实现共享意义中的兼容性。
-
大学校园室内设计中,需要将学生的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到位,中科院大学不同于普通高校,它招生对象是硕士及以上学历,需对应学生自主学习、创业、国际交流、育婴等特殊需求设置此类实用而又高效的功能空间。
研究型创业型大学的特色是需要大量的无主题功能空间,旨在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各来访者等不同关系人群的交流与互动,如此复合型的空间找到了大学社区的独特性和教学一体的文化融入的切入点。尝试从场景体验、集体记忆、事件培养、原型对话等方面建立多重营造线索,并创造线索间的交叉以期产生积极意义的空间生发。配合政产学研金的办学理念为“创业实践”创造积极的空间条件配合。
建筑特色上灰空间的保留,室内空间与室外自然生态框架的持续对话,使人工构筑物与原有场地环境和谐共处,某种本土和地方的元真营造观得以凸显,创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社区型校园环境。
02
COMFORT
舒适性
-
舒适性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来说,一个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可以改善他们的体验和成就。在设计中考虑到空气质量、光照、温度、噪声等因素,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环境。
室内材料的选择上,采用温馨与冷静不同材质和色彩搭配;家具、地毯、窗帘等软装材质选样也充分考虑各功能不同需求特点。
-
照明设计是此次室内设计的重点,除了尽可能利用自然光线 ,减少光污染,以在进行创意型工作时身心愉悦外,实验室、阅读写作、会议、生活、饮食、休闲等众多空间采用适合其需求的照度和冷暖,以及充分考虑不同空间漫反射照明与直接照明的区分应用。
03
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
-
本项目贯彻国家“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政策,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设计原则,采取成熟、可行的节能低碳技术措施。针对中科院材料所特殊的研究型实验室教室,应用瓷砖涂料等耐腐蚀安全性室材料,确保空间的使用年限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
部分室内材料与建筑外立面材料统一应用,既节省了空间表面材质的附加,减少资源消耗,又增加了视觉观感的统一性。体现了学校实现碳减排和推进碳中和的决心和担当精神。这样的开放式校园生长模式,将大学校园定位为基因完整,内外渗透,并与城市聚落空间等值的基础城市。
04
AESTHETICS
美观性
-
大学校园室内设计中,美学要点包括:色彩、材质、布局等因素。符合当代美学标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文化和历史传承,借助传统中科院品牌元素和现代技术的结合,营造出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的室内空间。
-
学术、理性的研学、会议空间;温馨、活泼的生活、交流空间的差异化设计满足人性化需求符合人们审美与情感需求。这些开放的、包容的和充满活力的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产力。
此次设计结合美学、文化、实用性和人性化等多个方面,打造出一个赋含精神内涵,融合历史文脉,拥有宜人尺度,共享活力互动的具有科技感、文化感、美学感和宜居感的社区校园环境。
INFO
- 项目名称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
- 室内设计 -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室内主创 -
孙玥雯 邱海平
- 设计团队 -
陈雨虹 、余燕平 、刘德强
林华峰、傅正彦、缪悦昊
- 项目面积 -
102500㎡
- 项目地址 -
浙江 宁波
- 项目摄影 -
叶松
评论(0)